網上買保險靠不靠譜
多保魚每天都會收到或多或少朋友對互聯(lián)網保險的擔心:
互聯(lián)網保險靠譜嗎?
在網上買了保險,后續(xù)理賠會不會很難?
互聯(lián)網平臺倒閉了怎么辦?
今天多保魚就針對大家最關心的4個問題,做個系統(tǒng)的解答,相信大家看完后,自己就能得出答案了。
問題一:為什么在官網沒找到x產品
類似的問題還有:
為什么我在官網/官方APP看見的產品不一樣
為什么官網里的附加險不一樣
等等
其實這是正常的,不同銷售渠道在產品形態(tài)上會有一些細節(jié)上的差異,不過最重要的基礎保障還是一樣的。
舉個栗子:比如尊享e生:
在官方網站的版本有旗艦版、質子重離子版、特需版(已含質子重離子保障)
在官方APP的版本有旗艦版、質子重離子版、癌癥赴日醫(yī)療版
在支付寶上的版本為2017版非旗艦版
在i云保平臺上的版本為質子重離子版、特需版(已含質子重離子保障)
不同渠道合作,產品的具體形態(tài)有差異,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連官網和官方APP賣的產品內容都不完全一樣,如果想要赴日醫(yī)療包就只能去官方APP購買。
多保魚支個招:
官網查
保監(jiān)會網站查
打客服電話
以上總有一個辦法能找到這個產品,來查證這個產品的具體信息。
問題二、為什么互聯(lián)網保險這么便宜
有些朋友會問:為什么互聯(lián)網保險產品會這么便宜?是不是因為條款里有很多坑?
這個要從保費的構成說起了。首先我們看一下,自己辛辛苦苦交的保費都拿去干什么了:
我們可以看見,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其實是由我們的保費支撐起來了,保險公司打的廣告越多,品牌越大,需要的運營成本就會越高,那么保費價格也就會越高。
(偷偷地說,大保險公司的線下代理人特別多,要養(yǎng)活這些代理人,保險公司的支出也是非常龐大的,這部分成本也算在我們的保費里的)
而互聯(lián)網保險,有個普遍現象:公司品牌不夠響亮。
一則:這些保險公司在廣告上的投入有限,所以經營成本可以壓低,繼而產品定價壓低;
二則:這些“小保險公司”在沒有品牌優(yōu)勢的前提下,如何搶占市場,取得一席之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盡量提高預定利率,也就是降低保費,以此增強保險產品的競爭力。
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商業(yè)手段,也并不難理解。所以,互聯(lián)網保險產品的價格普遍偏低,就是為了快速搶占市場,并不是所謂的“條款坑很多”。
問題三、互聯(lián)網保險正規(guī)嗎
1、互聯(lián)網保險只是一種銷售渠道
支付寶和微信都是我們熟知的軟件,他們本身不是保險公司。但支付寶有螞蟻金服,開始賣保險;微信推出了微保,也賣起了保險。
所以,螞蟻金服和微保也都屬于互聯(lián)網銷售平臺。
而其他的第三方互聯(lián)網保險銷售平臺,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因為業(yè)務范圍僅限于保險,我們平時接觸得比較少,不太了解,因此會有些顧慮。
2、無論什么平臺購買,責任方仍是保險公司
無論你是在螞蟻金服、微保、還是其他的第三方互聯(lián)網保險平臺買的保險,都只是代銷售,最后核保、承保、理賠的都是保險公司。
你可以理解為,第三方平臺相當于一個“保險代理人”,只是代理人只賣自家公司產品,而第三方平臺會跟許多保險公司合作,賣的產品范圍更廣,供我們選擇的范圍也更廣。
在購買時,我們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看起來是在第三方平臺上填寫的,實際上這些信息都是直接遞交給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對被保人的個人信息進行核查,最后將核保結果通過第三方平臺反饋給消費者的。
也就是說,核保是保險公司核、承保是保險公司承、保單歸屬終究是保險公司、理賠也是保險公司來賠。
所以擔心什么“這個平臺會不會倒閉?倒閉后我們的保單怎么辦?”的朋友,可以放寬心了。就算平臺倒閉了,你的保單還是在保險公司那里,保險公司依舊會照常履行保障義務。
至于保險公司
會不會倒閉:《保險法》有規(guī)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yè)務的保險公司,是不允許倒閉的。
會不會賠不起:賠得起的。每家保險公司都有償付能力披露,如果低于100%的話,銀保監(jiān)會會接手監(jiān)管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可在保險公司官網或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官網查看。
3、多保魚支個招
查報備情況。
我們可以在“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的官網,查看各個互聯(lián)網平臺的報備情況。只要有備案,就是通過了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審核、受到銀保監(jiān)會監(jiān)管的正規(guī)平臺。
這些平臺即使你之前“沒聽過”、“不太了解”,實際上都是可以放心的。
四、互聯(lián)網投保會影響理賠嗎
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互聯(lián)網投保后,我的理賠有保障嗎?
前面多保魚也說過了,就算買了互聯(lián)網保險,最后承保責任方還是保險公司。那保險公司會因為你是網上買的而故意拒賠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來看幾個保險公司發(fā)布的理賠率:消費者申請理賠后,保險公司理賠的概率有多少。
可以看出,大保險公司的理賠率確實高,但也不是100%;小保險公司理賠率雖然有高有低,但其實整體來看差距并不大。
理賠主要跟兩個因素有關:
事故責任認定;
保險條款里的理賠標準定義。
只要你發(fā)生的事故,在保險條款的理賠范圍內,沒有保險公司可以拒絕理賠。
因為保單合同是具有法律效應的,如果保險公司拒賠,是需要有合理解釋的,若是這個解釋你不滿意,是可以申請協(xié)商、仲裁、訴訟的。
去年有這么一條新聞:
在這起理賠糾紛里,因投保人在短期內購買了多份保險,因此保險公司懷疑被保險人存在詐騙嫌疑,因而產生理賠糾紛。
通過人民法院的鑒定,最后做出了要求保險公司按合同進行賠付的判決,用法律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堪稱保險理賠的典型案例。
而大部分理賠糾紛,其實都出在投保前和投保時:
投保前,對產品了解不夠,買錯了產品,比如想保疾病,結果買到身故了才賠的壽險;
投保時,沒有如實進行健康告知,欺騙了保險公司。
比如保險公司明明有詢問“是否有高血壓”,你心想:我就是血壓有點高,其他的都非常健康的,可以買的。
買了之后出險了,保險公司發(fā)現你投保時騙了保險公司,拒賠。
理賠是保險公司的口碑來源,無論是互聯(lián)網投保,還是在線下業(yè)務員那里購買,最后賠不賠都取決于“你的事故責任在不在條款標準內”。
跟你在哪個渠道買的并沒有關系。
多保魚最后的碎碎念
我們對互聯(lián)網保險最大的問題,其實應該是:我看不懂那些條款怎么辦?
有3個應對方法:
第一是多看,多學。
在這個世界上,最靠得住的其實還是自己,只有自己最清楚我需要什么、想要什么。
只要你多花點耐心,多看看多保魚的文章,學會如何分辨一款產品的好壞之后,無論是網上還是線下,都沒有人能坑你了。
第二是多問,多理解。
不要把保險公司放在對立面,它跟我們大眾消費者其實是相互依存的,當我們有不懂的地方,多問問專業(yè)人士,比如官方客服等,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的。
第三,來問多保魚。
只要你夸我?guī)?,什么問題我都能回答哦~
最后,多保魚希望大家都能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