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內鬼出售客戶信息上千萬條 買保險會泄露個人信息嗎?
近日,上海警方披露了近期偵破的多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其中一起案件中,某保險公司兩位前員工和兩位現員工構成犯罪核心,在不到半年時間里就非法盜取、交易公民個人信息1000余萬條,涉案金額2000余萬人民幣。那么,買保險會泄露個人信息嗎?被保險公司泄露了個人信息該怎么辦?
買保險會泄露個人信息嗎
1、黑客入侵
其實,因為購買保險而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案件,在媒體上屢見不鮮,雖然保險公司本身并不可能泄露你的個人信息,并且建立了信息安全系統(tǒng),但是一旦遭遇黑客入侵,信息泄露也并并非不可能發(fā)生,尤其是小保險公司的信息安全系統(tǒng)并不完善。
2、內部人員泄露
保險公司業(yè)務員流動頻繁,使得個人信息頻頻遭遇被泄露的風險。代理人跳槽到其他保險公司的同時,也自然帶走了以前所開發(fā)客戶的資料。他會勸說客戶改買新保險公司的產品。這一現象在保險圈子里非常普遍。更讓人擔心的是一些保險中介或代理機構。今年可能和A保險公司合作,明年則和B保險公司合作,有時為了增加可信度,直接以不同保險公司業(yè)務員的身份出現,也就形成了客戶信息的“合理流動”。此外,也有不少內部人員受利益驅使,故意出售客戶的個人信息。
3、第三方泄露
此外,保險公司在與第三方進行合作時,也有可能因技術、管理等原因造成消費者保單信息的泄露。尤其是隨著大金融時代的來臨,個人保單信息很可能被泄露給與保險公司聯(lián)姻的銀行、證券或者第三方平臺機構。
被保險公司泄露了個人信息怎么辦
1、信息泄露保險公司應擔責
保單泄密事件中“裸奔”的個人信息一旦被犯罪分子所掌握,后果不堪設想。近年來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愈演愈烈,保單信息泄露侵擾了消費者的個人安寧,保險公司對客戶應承擔一定的侵權責任,但棘手的問題是,保險消費者難以舉證個人保單信息被泄露的證據和泄露事件對其造成的損失。
即使某些保單信息泄露事件中,能夠證實保險公司方面的責任,但如何確定信息泄露對其造成的損失金額,也是一個難題。
2、學會用法律手段維權
對此,有專業(yè)法律人生建議,此類案件可以由部分投保人先行提起代表人訴訟,再由人民法院公告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同時發(fā)出通知告知其他投保人在一定期限內到人民法院登記,一同參加訴訟;也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的規(guī)定,由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提起公益訴訟。
我國保險行業(yè)發(fā)展迅速,但是機制并不健全,各種用戶信息泄露案件也時有發(fā)生,至于買保險會泄露個人信息嗎,其實,選擇一家可靠的保險公司,和一個可靠的保險代理人,對于用戶來說極為關鍵,能有效降低個人信息泄露的幾率。而一旦發(fā)現被保險公司泄露了個人信息,也要學會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